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发布时间:2008/12/11 15:22:59
- 浏览次数:2336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
1.采用邮政特快专递服务的物流模式。企业或商家从或虚拟上获得消费者的购物单和家庭地址等信息,然后到附近的邮局办理特快专递手续将货物寄出,客户收到邮局的取货通知,到所在地邮局将货物取回,或由邮递员直接将货物送到顾客手中。
采用邮政特快专递服务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收费偏高,且很难保证消费者在期望的时间内收到货物。
2.企业自建配送站的物流模式。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客户密集地区设置自己的货物配送点,在获得购物信息后,由配送点的人员送货上门。这种物流模式可以满足客户的“即购即得”购物心理需求。但它也存在如下的问题:配送点的布局、人数的配备、商品的库存量等很难合理地确定来源考试大网。
3.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式。第三方物流就是企业将一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其他的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公司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与企业结成合作联盟,为客户提供服务。采用这种物流方式,服务是专业化、多功能和的。但是如果送货量太小,送货费用一般比其他形式服务费用还要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物流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当今物流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我国物流管理的研究者刚刚接触这些新理论,有待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2.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物流业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在物流方面的信息化、集成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3.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4.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和物流管理亟待加强。物流人才和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物流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新的物流体系的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三、前景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计算机技术与管理将在我国的物流业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从而缩短物流时间。
2.网络化。物流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组织的网络化,就是组织生产、物流。比如,将*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再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好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可见,物流的网络化成为现代化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二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借助网络中物流平台上的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也可以自动完成。
3.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生产、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工具、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任何一种物流设备都必须接受物流系统计算机的管理控制,接受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其规定的动作,反馈动作执行的情况或当前所处的状况。智能程度较高的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识别路径和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为降低物流费用创造条件。
4.服务化。以顾客为中心,但要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物流服务内容,没有合理的物流模式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计算机辅助物流管理的这种新型物流模式,能及时地进行调整使整个销售过程科学合理,高质满足客户需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