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网

登录

发展大吨位起重装卸机械的技术路线

发布时间:2009/11/26 11:43:58
浏览次数:719
(来源:)
  海港码头都制订有较为成熟的装卸工艺,建立了完备的作业机械化系统。但对于战时或特殊情况下,港口码头平时使用的较大吨位的起吊装卸搬运机械,如叉式装卸车、龙门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港口轮胎式起重机等的应用将会较大局限性。
  港口轮胎式起重机和民用叉式车结构紧凑、机动性好,广泛应用于港口的仓库、货场货舱内进行堆码和拆垛作业,可对运输汽车、挂车、半挂车等进行装车或卸车作业,还可在码头前沿和货场之间进行短距离的转运作业。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用来完成集装箱的装卸、堆码和水平运输,具有机动性强、作业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民用叉车和集装箱正面吊均可实现多层堆码,集装箱正面吊还可实现跨箱作业,港口轮胎式起重机可实现较远距离的起吊和移位。但由于只是在港区内使用,这3种机型重心低,前桥荷载大,离地间隙小,越野通过能力一般不予过多考虑,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低。
  在应急情况下用于港口码头实施装卸搬运的工程起重机械中,全地面起重机在技术性能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相对于港口码头巨大的装卸作业量来讲,配备较多数量的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实际上是不现实的。除此而外,发展适应的大吨位军用搬运装卸机械,综合分析现有机型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可寻求到两条较为直接的技术路线,一是基于港口轮胎式起重机的技术路线,二是基于轮胎式工程起重机的技术路线。
  在现有传统港口轮胎式起重机技术的基础上,保持其作业时间长、工作速度快、循环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起制动频繁、坳载荷大的特点,通过改进底盘形式与性能,采用液压驱动形式、设计伸缩式箱形臂架等技术措施,以达到增强越野通过能力、提高转场运行速度、能够带载变幅等目的。经综合对比,该技术路线对于传统港口轮胎式起重机而言,在设计理念上有显著变化,实现起来难度较大。
  基于轮胎式起重机的技术路线,主要是根据越野轮胎式起重机轮距较宽、稳定性好、轴距小、车身短小、转弯半径小的特点,保持可不用支腿吊重及吊重行驶的优点,采用越野大轮胎、伸缩式箱型臂架、全轮液压转向等技术措施。提高机构工作级别,适应频繁作业使用要求;同时简化作业功能要求,提高功能设置的针对性。显而易见,该技术途径在工程实现方面具有明显有优势。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