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战:医药冷链物流需服务行业和物流业合作发展
- 2013-04-22 11:07:074187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在我国,要想形成一套完整的医药物流体系,还有很多障碍。
是“行业排外”。刘卫战说,现在有些医药领域的人士认为,考虑的专业限制,第三方医药物流一定要从医药流通或制造企业的体制内产生,传统管理体制外的第三方物流不规范,也做不好。“当然,如果能够在体制内部较好地完成物流任务是很好的。实践表明,很多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在经过充分的发展之后,都逐步发展为第三方物流公司,例如河南双汇物流以及医药行业的浙江英特药业物流等。”
但是,这仍然不能说明或成为拒绝体制外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理由。客观上讲,根据行业内企业的经验估计,我国药品的流通过程中,大概有20%左右要经过铁路或航空环节,而90%以上的药品在配送到末端时要经过公路运输环节。目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还没有看到那家大型药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准备或有能力拥有(或者承包)自己的铁路网络;而建设自己的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的可能性也同样不存在。
我国许多大型医药批发企业抱怨,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弱,无法和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网络布局相适应。因此不选择第三方物流。
客观上讲,我国的物流企业确实不大。DHL公司有46万辆车,600多架飞机,而我国大的物流公司也不过有几千台运输车辆。但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却不是靠自己发展起来的,而是被服务行业和物流业共同合作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是对于成本的担心。按照**的定位,我国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状况可以用“多、小、散、低”四个字来概括。因此,在提高医药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时,政府和行业往往替企业担心,是否没有能力投巨资购买冷链设备和组织信息化建设?考虑成本问题,我们不敢提出“全过程、全追溯、全封闭和实现实时追溯”的药品冷链服务要求。
但根据对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调查,50%以上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可以做信息化追溯。“很多食品物流可以做信息化追溯,我国在速冻面米食品、冰淇淋等商品领域,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比较好了。药品对于生命的价值远远高于食品,为什么不能做信息化追溯?”刘卫战说。成本本不应该成为药品物流考虑的问题;即使要考虑,只要做到合理的规划和运作,这些方面的成本也不是问题。
第三是对商业机密泄漏的担心和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不足的担心。实际上,如果能够达成商业利益的一致性,通过制度和流程控制,医药企业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我国广西柳州有一家叫作“桂中海讯”的物流公司。这家企业和广西柳机在合作初期,对方一样有这样的顾虑。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跟踪和了解,桂中海讯为对方提供了可行的物流解决方案,然后开始合作。到今天,4年过去了,双方合作非常愉快。而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观念问题、成本担心和商业顾虑还是相对容易克服的,而法规层面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却显得比较棘手。
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我国医药物流和其他行业一样困惑。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要立“法”,进行管理;行业要立“章”,进行规范;企业要立“秩”,进行自律;媒体要独立,进行监督。我国则出现了监督和管理两个层面的空白。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必然带来责任的高度集中。积极探索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道路,突破发展瓶颈,仍将是近一段时间内行业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