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成本5年翻10倍 云南中小物流发展受制约
- 2013-07-23 15:56:083353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信用成本5年翻10倍
东俊建材贸易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志表示,近年来一些物流企业冒着诚信缺失的风险,通过垄断货源、以货物丢失为借口偷货换货以及搞不正当竞争等损害托运人权益的行为谋取私利,引发交易成本增大、运输双方陷入经济纠纷等问题,进一步扭曲物流运输行业形象,严重制约物流业健康迅速发展。
据程志介绍,2008年之后,委托方为了保证货物能够正常配送不受损,开始要求物流企业签署“物流信用抵押”。
2009年开始,这一行为逐渐盛行起来,而且抵押额度也逐年上升。以煤炭运输为例,2008年从贵州安顺发往昆明价值约为20万元的原煤,抵押费用为6000元,也就是货物价值的3%左右。同样的物流路线和货物,抵押费用到了2012年已经上涨到60000元左右。5年时间里,“信用保证金”几乎上涨了10倍。
“一次性要拿出如此高昂的‘信用保证金’,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资金链已经吃不消了,更别提抽出资金扩大经营。”程志无奈地说,中小型物流企业几乎没有资金能力,同时为两家或者两家以上委托方实现大宗物流配送。
融资“潜规则”滋生行业隐患
面对高昂的利率成本,企业要想赢利只能提高物流费用,减少物流软硬件投资和建设,无形中就使得利率成本转化为风险成本,造成了整个物流产业成本不断上升,而自身服务能力却一直下降的局面。
找钱 “潜规则”暗藏风险“融资瓶颈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能不能借鉴上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这一方式解决资金困难?这或许是接下来物流行业该深思的方向。”楚雄某大型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不单是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融资困难,云南本土大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样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作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本土企业都存在自有仓库资源不多,需要租赁更多的仓库,亟须补充流动资金等问题。同时,在涉及到港口配送方面,进出口口岸报关业务,代客户垫付关税、进口增值税,这方面的资金需求也比较大。
面对这些资金问题,近年来除了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部分建材类相关物流企业开始尝试另一种融资,随之发行内部债券来应对资金问题成为了近年来钢铁水泥等部分建材相关的物流企业内部不成文的规则。
以2012年上述物流企业发行的内部债券为例,通过内部员工认筹公司债券的方式,可以选择购买100万元以内任意金额的债券,年分红利率为15%,并通过季度返还的方式分发利息。2012年全年共计发行内部债券674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困难的同时,企业及其员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惠。不过在变相集资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同时,这种内部融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员工是否能随时抽回融资资金、相关规定是否支持类似的融资办法等问题都急需得到进一步考证。
构建企业信用体系成关键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师狄教授认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后端,存在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发展不稳定,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健全等问题,以至于中小物流企业实力薄弱、资信度较低,很难争取到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出面为其担保或相互联保。
由于这些“缺陷”,金融部门为防范“道德风险”发生,对中小企业贷款相对谨慎,导致出现“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现象。
狄教授认为,着手建立适用于中小物流企业的信用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基于上海、深圳等地区中小物流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经验,云南本土中小型企业或将借助两方面的具体办法破解资金问题。一方面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协助建立物流信用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行业的征信管理系统,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逐步掌握全社会各领域及个人的信用情况,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准确地了解和查询物流企业的信用情况。另一方面,提高物流市场准入门槛,对申请经营者的资金、办公场所、运输车辆、装卸工具、货场面积、仓储仓库都应该有一个规范的量化指标,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控,鼓励举报无任何备案登记手续就开展物流货运的单位或个人。
此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物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建立物流企业和物流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成立物流企业和物流人员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或认证中心,对行业中的者进行合理的奖励,加速推动中小型物流企业“A级物流评定”的认证等方法也将成为破题中小物流企业的高信用成本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