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的四个标准
- 2013-09-30 15:32:052710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随着经济增速稳中趋缓,我国经济发展重心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益转变。当前,物流成本过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维持在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企业物流成本平均占企业总成本的30%。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提益,减少对GDP增长的依赖。
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将迎来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我们要看到,我国物流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日益上升的社会物流需求,发展现代物流业还有很大潜力。
当前,我国物流服务体系对消费市场和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准备还不充分。近年来,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快递快运、城市配送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物流服务与电商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随着区域结构优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级市场消费需求明显加速,对物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挑战。我国物流业亟须向消费型发展模式转变,以适应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
当前,物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遵循规律,立足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区域结构优化和城镇化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开放型经济为契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打造一体化新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扩大企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引导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水平,提升市场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做专做优,讲质量、讲效益,培育专业化竞争优势。要从单一的物流环节向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从简单的交易关系向战略联盟发展。利用物流业连接产销两端的优势,打破组织边界、重塑产业链条,推动与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等多种产业的联动融合,提升物流业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专业化新优势。从原来的价格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从关注低成本竞争转变为创造价值竞争,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强业务梳理,实行战略性收缩,集中资源打造核心业务。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明确自身市场定位,提升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推行多种形式的降本增效活动,实施管理的精细化、运作的规范化和经营的专业化,压缩内部成本,提升运作效率,依靠管理创新提升经营效益。
以服务为宗旨,打造社会化新优势。一是调整服务理念。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逐步从传统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规模竞争向服务的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合作竞争转变。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加快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高附加值的服务模式,培养服务能力。特别要关注电子商务、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新兴消费业态对物流服务的新要求,提升市场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推动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加强服务绩效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四是树立服务品牌。要关注客户服务体验,提高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培育服务品牌。
以区域结构优化和城镇化为抓手,打造网络化新优势。要夯实重点城市战略布局,打造核心物流节点和业务平台,形成物流服务主干网,增强网络的控制力和覆盖面。特别是要抓住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中西部地区物流网络布局,实现全国网络的平衡发展。要抓住城镇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向二、三级市场、重点城镇和社区下沉网络和渠道,提高网络的渗透力和辐射力。要抓住城镇消费市场启动的机会,加快城镇网点布局,实现网络的精耕细作,提高终端市场响应速度。要加强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网络共享和业务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特别要鼓励整合分散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和谐共荣的产业生态圈,促进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