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网

登录

工业机器人取代人工成大势所趋 新制造业时代将来临

2013-12-11 09:53:112666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中国物流设备网导读:相比人工劳动,机器人更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降低用工成本,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机器人应用将为中国制造揭开变革大幕。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购买量为22987台,比2010年增长了约50%,2015年预计将达到3.4万台,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一直以来,中国被世界各国视为是劳动力廉价的“加工工厂”。“中国制造”也一向停滞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的行列。能否撕掉“廉价劳动力加工工厂”的标签,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市场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需求越来越迫切。

        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制造改进生产线、实现更大程度自动化成为可能,大家都在期待:机器人可以为中国制造带来升级潜力,延续人口红利消失后中国生产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从而为中国制造的*繁荣积累更多资本。

        从上世纪起,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智商”逐步提高,类人程度见长。只要操纵手柄,机器人瞬间化身“变形金刚”,涉足于人类所在的各个领域。这些拥有不同本领的高“智商”机器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有趣。事实上,作为机器人主体,行业前景的明朗化,已在悄然吸引着大量企业鱼贯而入。好的印证便直接反映在机器人的销量上。2011年,中国市场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增长的爆发年。这一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22577台,较2010年实现了50.7%的增长。

        在上,汽车行业平均每万名工人拥有500台机器人,有的甚*千台,基本上每20人就有一台机器人。而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居世界,但是整个制造业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仅仅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即使汽车行业也不过平均每万名工人仅有50台机器人。历来,制造业的发展往往与国家自动化水平不无关联。而衡量一个国家自动化水平的基准,正是机器人密度。

        很多专家预测,中国在2014年前后会进入刘易斯拐点,其中的显著影响是,人口红利的消失会使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对机械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会在今后几年大规模增长。

        有鉴于此,“十二五”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市场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发展,明年我国或将成为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全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元。机器人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机器人也发挥了其超人的作用。

        据悉,机器人变身“变形金刚”救援中国新型模块化可变形搜救机器人在今年4月参与了四川芦山地震的现场救援。它可以瞬间变化为一条直线进入小400毫米×400毫米的废墟洞穴,并在越过各种障碍时自主变化成三角形、并排形、直线形或者D字形等多种造型。通过红外夜视装置和拾音器等任务载荷,可变形搜寻废墟下面的幸存者或勘查废墟内部结构。这款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仿生学原理,参考的是变形虫和蛇这两种生物,这种运动方式和形态是世界*,也是国内将可变形概念投入到地震搜救中。

        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或许将成为智能机器人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机器人智能性的发展将进入了瓶颈期。近年来在计算机结构、运算方式、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鲜有颠覆性的突破进展,使得机器人智能的发展仅在小踏步前进,现在机器人“大脑”的思考能力还不如一个婴儿。随着生命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望与生命科学、心理学等学科融合,从而使机器人更加智能化,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在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会从产业、特种行业向一些低端产业普及,例如建筑、纺织等。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会把机器人引入日常的生产、加工中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工业机器人取代人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个新的制造业时代已经来临。

上一篇:中国塔式起重机存在三大问题需待解决

下一篇:明年农产品流通将对冷链物流形成刚性需求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