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费用的调整应着眼国民经济运行全局
- 2014-04-25 09:41:482562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然而,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明显偏高,不仅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降低物流费用要着眼国民经济运行全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财税体制和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制改革;要引导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转变、加大供应链推广力度;要加大物流业发展支持力度、打破物流一体化运作瓶颈、加大物流信息化和网路化建设;要实现物流管理整合、加快政策协调。
我国物流费用总体偏高
“1991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蔡进告诉记者,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9.5%左右,高于平均水平约6.5%,甚至高于“金砖”国家印度和巴西6%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8.0%,较1991年下降6%。在蔡进看来,造成了我国物流费用总体偏高的原因有:首先,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而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导致物流需求规模偏大,这是我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根本性原因。此外,受财税体制、地方政府GDP导向的政绩观影响,部分高能耗、高物耗产业不能按照地区比较优势布局,导致上下游产业逆向分布、煤炭等大宗商品长距离、大规模运输,再加之受产业结构影响,我国货物周转量大幅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单位GDP的货物周转量差距明显,从而推高了物流费用。
其次,生产方式粗放是我国物流费用难以降低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已由经济短缺时期进入到经济过剩时代,消费模式也逐渐从单纯温饱型或数量型,向消费多元化、个性化转变。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生产方式仍以“大批量、粗放式”为主,导致产需不能有效衔接、资源周转偏慢、社会库存居高不下。
多措并举降低物流费用
对此,蔡进建议,物流费用关系到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降低物流费用要着眼国民经济运行全局:
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GDP的物耗和能耗。
二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制改革。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制转变,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产业转移降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逆向分布程度,例如,加大坑口电站建设力度,由运煤向输电转变。
三要引导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转变。引导生产方式向“小批量、多批次、低库存、少环节”为特点的精细化生产方式转变;促使生产企业释放物流需求,提高物流运作的专业化水平;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
四要打破物流一体化运作瓶颈。基础设施建设要满足现代物流一体化运作特点,要加强各种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以及标准之间的匹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多式联运比例;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到物流一体化运作要求;物流业税费体系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模式。
五要加大物流业支持力度。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大铁路、甩挂车、货运飞机、冷链设备、基础信息系统等重要设施设备的支持力度;调整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在不改变试点方案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将“货物运输服务”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剥离,纳入“物流辅助服务”,采用6%的税率;切实落实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进一步明确物流企业认定范围,政策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仓储型物流企业,统一执行标准,减少和限制地方自由裁量权,使物流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实惠。
六要加大供应链推广力度。把推动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提供支持企业参与供应链管理的公共性服务和基础设施;通过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两业联动重点示范工程,鼓励制造业、商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企业通过与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供应链体系,提高关键行业和领域的竞争力。
七要加大物流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加强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GPS、GIS技术服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层次;加大信息标准化工作力度,提高物流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性和物流网络之间的兼容性。
八要突出整合概念。法律法规、体制和政策安排上要突出整合的概念,关键点在于加强部门之间、省际之间、*与地方之间的协调,打破阻碍大流通体系形成的体制性和机制性制约。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