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器市场发展空间大 国产化任重道远
- 2021-04-21 15:52:461508
来源:仪表网
【物流设备网 国内新闻】得益于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我国汽车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场,预计2025年可达1.7万亿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高速的行业增长规模,也带来良好的社会价值影响力。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例,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达8.8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6%,其能带动100多个产业的发展。
汽车传感器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传感器应用也随之快速增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1年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43亿美元。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其所测量对象的不同,汽车传感器可分成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照明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汽车传感器对温度、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和振动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一旦某个传感器失灵,对应的装置工作就会不正常甚至不工作。
可以说,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汽车,这意味着汽车电子化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数据显示,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几十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多达几百个。毫无疑问,未来汽车上的传感器数量还将呈几何倍数增加。
三大“弊病”成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障碍
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我国是汽车传感器发展的沃土。但市场被外资占领、起步晚技术水平低、价格优势不明显,是目前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三大弊病。与国外传感器产业相比,我国汽车传感器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
市场被外资占领
汽车电子化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然而,因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多种传感器尤其是高水平汽车传感器仍旧依赖进口。传感器市场被西门子、博世、霍尼韦尔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占据大半江山,而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则依附于汽车仪器、仪表行业缓慢发展。
起步晚技术水平低
国内汽车传感器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时间较晚,直到如今,系列化、配套化的产业体系还很不完善,汽车传感器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水平相差10多年。此外,汽车传感器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采用新工艺和开发新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这些方面,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正逐渐拉大。
价格优势不明显
传统的以低价取胜的观念,在汽车传感器行业早已行不通。国外企业对提高性价比的重视,使得同类产品的价格差距逐渐拉小。相比之下,主机厂自然更愿选择可靠性强、技术水平高的“进口货”。而国内企业已然不能根据成本来制定价格,而是以市场价来定成本,致使利润微薄,因此一些国内传感器生产商发展愈发艰难。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市场之一。在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带动下,国内汽车传感器企业也快速崛起,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性能提升迅速,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并逐渐开始替代一些进口企业。
但是在高科技技术上,我国的汽车传感器厂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随着政策和资本的布局,我国有望形成完整的汽车传感器产业链,在各个细分领域出击,在世界汽车传感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原标题:汽车传感器市场发展空间大 国产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