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技术创新 逆风飞扬
- 2009-04-13 13:29:49411
来源:
*政府大手笔刺激内需效果日益显现,无疑给了以工程机械制造为主的三一重工以天赐良机,然而不断创新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由于从创新入手,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路径依赖,奠定了我们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地位,三一由原来的技术跟随者成长为技术的。”面对记者的采访,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不无自豪地说。
事实上,也正是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使得三一集团由一个靠贷款6万元起家的小厂,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销售额高达200多亿元、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1989年,大学毕业不久的梁稳根和另外3名年轻的大学生毅然向工作单位——湖南涟源市的一家*企业——递交了辞职报告,凭着“产业报国”的理想和不甘平庸的志气,借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
创业是艰难的。经过无数次失败,他们的个产品——HL105铜基焊料终于生产出来了。该产品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当年9月,他们收到了笔贷款。此后的几年里,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不断壮大,到1994年,产值过亿,已经是娄底地区大的民营企业了。然而,创业的成功并没有让梁稳根等人感到满足,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有两大瓶颈:一是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狭小,全国才10个亿的产值;二是企业所在地涟源地区太偏僻,信息、人才等都无法和大城市相比。要想突破只有实行“双进”战略。于是在1994年,梁稳根作出了挺进湖南省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产业——装备制造业、首*入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决定。
1994年,三一重工在长沙成立。企业通过对混凝土输送泵的机械、液压、电气系统进行改造,台大排量、高压力混凝土输送泵于当年诞生。这也是中国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拖泵。1999年,三一开始进行泵车臂架的研制。经过5个月的奋斗,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臂架。2001年3月,三一又研制出国内长的48米臂架。两年后,亚洲长的56米泵车在三一成功下线。三一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生产这一长度臂架泵车的企业之一,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已达到*水平。但是,三一没有就此止步,2007年,66米世界长臂架泵车又在三一诞生,该产品拥有15项核心技术,它的研制成功,提升了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整体技术,也使三一站到了世界泵车制造领域的前沿。紧接着,72米臂架泵车问世。与此同时,三一的旋挖钻机、履带式起重机、煤碳挖掘机械等产品,都跃升中国工程机械*。
三一现在有2.9万名员工,研发人员达4000多名,差不多7个员工中就有一个人是专门搞研发的。三一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7%。这在民营企业中是非常罕见的。
何真临表示,三一把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而恰巧这两个都是价值链的。三一在研发产品时,还特别注意节能,三一在研发新产品时,始终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理念。去年一个泵车的节能项目获得湖南省的科学技术一等奖,其节能率达到25%,一年能够给客户节省几万块油钱。
他说:“我们是用创新,来张扬和提升一个企业品牌的度和美誉度,然后用创新,来实现品牌的高额的溢价。”
据透露,三一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没有从国外引进一项技术,全部是自主知识产权。
逆风飞扬创新让三一重工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