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网

登录

世界工业产能下降 中国结构转型时机到来

2009-11-25 14:02:43293

来源:和讯财经

  到底出什么事了?不知道是不是惯性,世界经济一旦出现了问题,总是要找中国点儿麻烦事儿。
  来自法国《回声报》一则评论提到,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世界工业正经历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美国工厂的平均开工率只有68%,创下1967年以来的新低。而欧盟*统计,虽然欧元区的工业产能利用率也开始缓慢回升,3个月内由69.6%回升至70.7%,但仍处于历史低位。由此,该评论引用一位业界人士的说法,“中国不计后果地投资,把过剩产能输入*。”
  这个论点的依据是,在工业产能过剩之时,欧美等国家开始关闭一些工厂以减少产能过剩之危,但是“如果其他地方仍不断有新工厂投产,欧美缩减产能的举措很可能就是白费力气。在新兴国家、中国和中东地区,生产计划继续满地开花。卡塔尔石油公司刚刚宣布将和中海油合作,在中国和越南新建两家石化工厂,项目总投资为98亿美元。”
  中国因加大国内基础建设而被诟病为“向世界输入过剩产能”。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不如我们来还原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
  世界产能过剩——以关闭一些企业来调节——控制需求量——制止新的进入者(如中国)——世界工业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上述的链条如果维系,只需要永远保持“供=求”即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稍有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答案。
  再假设,如果世界其他国家能够接受、购买中国的工业产品,这起码可以证明一点,购买者认可中国的产品。反之,市场将会淘汰来自中国的工业化产品。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该不该牺牲自身的利益来维系这个所谓的平衡呢?
  “欧洲的产能过剩不代表中国的产能过剩。何况按照市场规律,成本低的产能淘汰成本高的产能是正常的。”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波如是说。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分享中国的“生产计划继续满地开花”政策的绝非中国本土企业。殊不见,西门子、大众汽车等等跨国巨头都调整了在华的投资政策,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目的为何?正是为了在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实,正如法国外贸银行的帕特里克·阿图斯所言,“欧美政府想要重启工业化,但这非常困难,甚至已经不可能。欧美缓慢的经济增长加上生产成本的差距将使工业向新兴国家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无论从环境还是国内环境而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时机已经到来。而让世界工业化走向正轨的途径,并不是以中国的牺牲而能换取的。

上一篇:我国包装机械设备需求情况分析

下一篇:铁路运输改革与现代物流发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