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发展与金融供应链对接问题探讨
- 2009-12-28 13:29:25530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一、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产品流通市场在资源匹配上存在的几点不足
(一)农村金融资源供给的有效性较差,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缺乏稳定的“金融后盾”。目前,为抚顺地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机构虽然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 银行、农村信用社、县级城市信用社、邮政储蓄所,但能向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组织却非常有限。农业银行随着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市场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竞争的视角也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设在乡镇的分支机构被大量撤并,而留下来的机构网点通过资金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受政 策局限,农业发展银行对从事农产品流通的普通商贸组织及农民无法提供资金供给。对于许多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和农村商贸组织而言,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仅仅来 自农村信用社的垄断性供给。农村信用社作为扎根在农村的正规金融组织,独享农村金融资源,由于没有与之竞争的金融运作形式和金融机构存在,不但造成融 资渠道单一,而且垄断性经营的存在,必然会通过降低效率的方式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抚顺市为例,在辖内三个农业县分布的金融机构中有信贷能力的仅有 农村信用社。
(二)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产品市场在发育上不对称。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形态低级、割据明显;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已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育雏形。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以抚顺市为例,全辖设有11个农产 品专业批发市场和5个综合市场,以及遍及所有乡镇、城郊及部分市区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和庞大的农村经纪人队伍。这与辖内滞后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形成了鲜明对 比。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单一,低效融资较多,直接融资落后,资金融通都是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农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农民个人 的剩余货币也只能选择储蓄存款,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购买证券、保险都不方便。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
(三)农村金融服务的单一性与农产品流通跨地域、多环节的市场特性不匹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不仅打破了行业界限、地区 界限,而且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从而需要有的金融服务,从贷款融资、贷款结算到保险咨询代理服务等多方面。但是农村金融服务却是非专业化的,即主要提 供农业贷款服务,而很少提供农产品流通中的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以及零售环节的融资等金融服务,至于保险以及其他代理业务更不能完全提供,缺乏较为完整 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农产品收购资金的需求时限跨度大,导致资金供给相对不足。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如稻谷、玉米、大豆等生产是一年一季,因此,具有收购时间集中、原料储 备时间长等特点。对仓储和加工环节企业而言,流动资金的季节性需求比较大。以抚顺市的粮食加工企业为例,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粮食收购旺季,加工企业必 须把全年加工所需的原料集中备足。在收购旺季,加工企业如果缺乏足够的收购资金,不仅其原料质量难以保证,其全年的均衡生产更难以实现。在现有的金融体制 下,加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必然会加重。此外,农产品仓储和加工企业的原料储备量大,不仅增加了其资金占用和仓储保管压力,还增加了其利息支出和经营风险。 据抚顺市有关部门统计和测算,近三年来,抚顺市农产品深加工达到65.8万吨,平均每年组织收购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原料所需流动资金及在产品 占用资金达22亿元,金融部门三年累计为其贷款4.5亿元,79%的资金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靠民间融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