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物流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0-07-21 16:32:12417
来源:好投网
产业基本情况
1.社会物流总额增幅提高,物流需求回升加快
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8%,比2009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回升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社会物流总额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已成定局,并有望达到110万亿元。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3.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6%,比2009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整个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是带动物流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受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影响,一季度,我国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由2009年同期的下降24%转为增长40.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占整个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2009年同期的6.7%提高到7.9%。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3.8%、27.4%和14.4%。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自2008年四季度开始放缓,2009年一季度更是出现了同比负增长,200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出现了缓慢回升,到2009年四季度增速达到20%以上。
2.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保持稳定,物流运行效率提高
一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649亿元,同比增长22.1%,比2009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在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快速增长,油品、原材料价格较快上涨、用工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2%,与2009年同期持平,反映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其中,运输费用为8233亿元、同比增长25%、比2009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6.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保管费用为4741亿元、同比增长17.6%、比2009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2.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为1675亿元、同比增长21.7%、比2009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1.4%,同比大体持平。
3.物流业增加值明显回升,物流行业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一季度,物流业增加值完成5961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增幅比2009年同期加快22.8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1%,比GDP增速快6.2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7.9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4%,分别比2009年同期提高0.7个和1.2个百分点。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自2008年四季度开始放缓,2009年二季度更是出现了同比负增长,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出现回升。
4.全社会货运量延续增长势头
一季度,我国全社会货运量71.35亿吨,同比增长16.5%,增幅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1)铁路运输:一季度,铁路运输完成货运发送量8.97亿吨,同比增长18%,2009年同期为下降6.4%。铁路日均装车158065车,同比增长16.8%,2009年同期为下降6%。重点物资中,煤炭、石油运量分别增长20.1%和7.8%,粮食、化肥农药运量分别下降3.9%和20.7%。(2)民航运输:一季度,民用航空货运量127.1万吨,同比增长46.5%,2009年同期为下降13.5%。(3)水路运输:一季度,水运货运量8.18亿吨,同比增长18.6%,2009年同期为下降6.5%。(4)公路运输:一季度,公路货运量54.16亿吨,同比增长15.9%,增幅比2009年同期加快7.5个百分点。我国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速从2009年1月开始逐渐走
高,到5月增速达到两位数,7~11月同比增速均超过15%,2010年前3个月增速均在20%以上。
5.港口生产增长较快
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1亿吨,同比增长22.2%,增速延续了2009年以来逐季提高的势头。其中,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6亿吨,同比增长30.2%,增速较2009年四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从2009年1月开始逐渐走高,到3月增速由负转正,4月开始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87万标箱,同比增长22.1%,增速较2009年四季度显著提高18.5个百分点,回升态势明显。
6.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一季度,我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465亿元,同比增长33%,比2009年同期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7.4个百分点。从构成情况看,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32.3%,仓储、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40.8%,贸易业投资同比增长32.9%。
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与推进存在难度
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之后,虽然有所推进,但总体上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一是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二是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政府缺乏管理经验。对照《规划》要求,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仍未出台;九大物流工程如何推进缺乏具体应对措施;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九大物流区域,物流通道如何推进,缺乏具体方略。
2.物流市场不成熟
截至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物流市场:一是物流市场主体不成熟。“大而全”、“小而全”的工业与商业运行模式,使物流的需方主体市场不成熟;物流企业的集中度低,功能单一,使物流的供方主体市场不成熟。二是物流资源没有完全市场化,没有做到可以自由流动。三是物流市场运作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标准。物流的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形不成合力。物流的中介组织也不发达。成熟的物流市场是一个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市场。
3.物流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2010年人力成本、土地成本、水电成本等继续升高。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物流企业营运价格提高空间有限,特别是运输与仓储价格一直处于低位,所以2010年物流企业将经受成本与价格的双重压力。
4.低碳经济推进对物流业的影响
节能减排与物流业关系*。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以及低能耗、低排放量运输车辆的发展与减少空载率显得十分重要。据有关数据,15%的能源消耗在冷冻设备与空调上,冷链物流如何节能减排就提到日程上来。总之,低碳经济也要求物流业加速绿色化,对2010年影响不会很大,但必须起步。
对策建议
1.做好政策落实要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各地实施细则的内容,尽快细化政策措施,使行业发展得到政策支持,物流企业能真正得到实惠。
2.做好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监测工作随着金融危机渡过困难的时期、进入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更为盛行,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贸易摩擦的频率、强度、手段都在升级,特别是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不仅在货物贸易、汇率等领域,服务业贸易摩擦也日显突出。面对当前贸易摩擦加剧的严峻形势,我国物流行业的产业安全风险也在加大。为此,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监测工作要以应对贸易摩擦为重点,安排落实好工作。
3.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必须突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束缚。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制造企业逐步将整合后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提倡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独立核算,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特别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制造企业设置专门的物流业务管理机构,制定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或整体的物流整合、分离、外包方案及推进措施,完善物流成本核算,确定联动发展考核指标,并为加快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型升级提供组织保障。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考核、扶持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