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流园的“略”:筹建、规划和推进
- 2013-04-11 09:45:293432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德国高度重视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物流园区普遍建设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和转运设施,形成将传统分散、独立的公路、铁路、水上等运输资源有效整合的系统,实现铁路与港口、码头和公路场站的无缝对接,方便了货物的转运,降低了不同运输方式转换的成本和运营风险,为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灵活性创造了条件。
在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就开始谋划建设发展物流业,并逐渐承担起促进区域内商品顺畅流动、联通东西欧经贸交往的角色。随着物流业所带来的影响,德国愈加认识到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后在全国谋划了44个物流园区,截至目前已建成35个。尽管德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迟缓,但其物流行业走在了欧洲乃至的前列。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自1980年制定在全国建设44个物流中心的规划后,德国就开始着手布局建设公路、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在交通枢纽处,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物流园区。几十年来,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沿用该规划,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连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铁路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企业从事专业物流业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任何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为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德国对物流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应用十分重视,政府对科研机构给予资助,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保持竞争优势。为适应物流化的发展趋势,德国政府针对基础设施及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德国物流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绿色物流概念,注重全过程监控,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管理等物流环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如注重逆向物流,实现垃圾、饮料瓶、旧电器、轮胎、汽车等回收利用;运输过程中大量采用厢式车辆,保证途中不出现撒落;对于城市中心的货物运输,政府鼓励采用电动车辆和混合车辆,并给予补贴;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运输组织,对不同物流企业的货物重新组合,增加满载,减少空驶;对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超过300公里运输距离,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物流园区内的洗车污水处理后循环使用,不排入江河;物流园区内绿色面积不少于20%,不出现裸土;物流园尽可能建在城市近郊,不仅交通便捷,有利于货物集散,而且能够缓解中心城市的运输压力,减少城市中心的碳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