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改示范企业累计成果转化收入超六千亿 加强创新投入见成效
- 2022-06-14 16:30:304585
来源:化工仪器网
生物医学赛道正在加载,网络数据技术层出不穷,材料电子迎来新一轮技术焕新······传统领域推陈出新、新兴学科异军突起,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的竞争拉开序幕,掀起时代浪潮。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并非空中楼阁。但推进这一目标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于创新主体,离开了主体谈创新是无本之木。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推广“科改示范行动”经验、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专题推进会上介绍,“科改示范企业”自2020年实施以来,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6327.5亿元。这一成果得益于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共建。在技术较量场上,想要形成长久持续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每个渴望进步的个体各司其职、共同建设。
政策:帮扶纾困蹄疾步稳,鼓足创新企业底气
以创新为动力,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型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发展模式正在被孕育。相比高校与科研院所,同样作为创新主体的技术企业具有自主性要求较强,资金、人才储备性不高等特点。技术企业如何在加速发展中如何形成持久性创新?这与帮扶政策密切相关。
2019年,“专精特精”在中央级会议上出现,吹响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号角。2021年1月,《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布,明确2021-2025年中央财政将累计奖补100亿元,分三批支持1000余家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真金白银打好企业发展地基。
2022年以来,鼓励性政策越发频繁。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五个月后,《关于企业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出台,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减税降费注入企业源头活水。
《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确,引导大企业通过基地培育、内部孵化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为当下困在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量的中小企业解绑纾困,鼓足创新企业底气,实现重点力量投入重点技术攻关中。以大带小扎实企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外,各个省市纷纷为创新技术企业送去春风。在支持“专精特精”专项中,超过19个省区市投放支持资金超40亿元。湖北科技厅发布2022年首批“揭榜制”科技项目,预计引导企业投入研发费用5.5亿元。一系列相关政策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创研风气,同时也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有力举措。
企业:国企科改示范,中小企业渡难关
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力量,企业在共创共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2021年,我国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多个项目中,企业牵头、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达79%。
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上述多项惠企政策,一方面多家技术企业推陈出新、脱茧化蝶。以科改示范行动为例。2020年4月,国务院国企领导改革小组启动“科改示范行动”,支持引导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近两年积累,截至2021年底,“科改示范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855项,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1374件。不仅如此,2021年“科改示范企业”科技人员占比平均达到50.7%;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34.5%和45.9%,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利润率同比提高30.5%、20.8%。
基础固牢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标准制定的行列。2021年,“科改示范企业”共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8个、国家标准515个,牵头或参与的国家级项目670个。
另一方面,新兴领域的技术企业升级步伐加快。节能环保、复合材料、新能源、电子数据、生物医药等企业加大加快资本布局,降成本、拓市场、促转型,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实际上,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不仅肩负着“答题人”的角色,更在整个创新顶层设计中占有重要席位。随着资金的拨款项目增多,企业科技项目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其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方面的影响越发明显。企业在顶层设计和宏观决策中共同出题、建言献策。
高校:人才设备,研究创新自由度扩张
在多个创新层面中,高校具有人才、资金、设备等多重优势。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建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的来说,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巨大,可以说站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风口上。
面对完成科技战略的重要目标,高校从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体系两方布局。
在人才培养方面,多所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化布局和实体化建设,意在吸引人才,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重要性在多个方面均有体现。在学科研究方面,基础学科人才是“主力军”。
在科研管理体系方面,高校近年来弱化繁琐科研体系,重点放在技术研究上。自《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针对科研经费痛点问题,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经费项目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等七个方面的25条举措陆续落地实施,为经费管理松绑,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力。
总的来说,科研需要多方形成强大合力,共建产学研创新一体化发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将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
原标题:科改示范企业累计成果转化收入超六千亿 加强创新投入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