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IC卡和RFID技术搭载“感知交通”平台
- 2009-11-11 14:16:01516
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
——编者
让IC卡和RFID技术搭载“感知交通”平台
从“感知中国”到“感知交通”
今年8月,总理在无锡新区调研时,深入阐述了“感知中国”的物联网传感技术新理念。一时间,“感知中国”、“物联网”成为了年度受关注的“热词”之一。
而在此之前,美国IBM公司曾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施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等项目。奥巴马总统也将物联网与绿色能源并列,认为这两大战略能够带来长短兼顾的良好效益。政府投资于智能铁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短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长远将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提高有限的资源与环境的利用率。
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个“动”的行业,涉及人车路环境等多个环节。在“感知中国”的背景下,行业内有人提出了“感知交通”这一概念,而“物联网”恰恰是构成“感知中国”、“感知交通”的关键一环。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对大多数人士而言依然是个陌生的名词。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危化气体钢瓶,眼睛看到的是容器和钢瓶上印刷的名称、厂家、危险指数等信息,用手抱起来是实实在在的重量……这是通过人体感官的感知得出对这瓶危化气体的判断。假如通过IC卡标识,RFID电子标签标注,结合GPS和通信技术,将这个承载着危化气体钢瓶的信息、运输状态、物流环节等上传互联网,使得人们通过电脑、手机等随时了解这瓶危化气体的状况,这就一个简单的“物联网”。
而“物联网”这一概念,在交通行业中,已有应用的案例。在杭州,杭州市*下属的机动车服务管理局在全市汽配和汽修环节销售使用的汽车配件都贴上了“电子标签”,有了电子标签,汽车配件的流动、产品的真伪可以明明白白。在上海港,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管理系统,已经应用于上海至烟台“两港一航”示范线、中国上海至美国萨凡纳集装箱航线,点击键盘,集装箱到了哪里,中途是否开箱,一目了然。
行业应用需求 催生意见出台
IC卡和RFID技术和“物联网”有什么关联?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认为,“物联网”的核心与基础是RFID,当大规模的RFID开环应用成为现实,其后的结果就是“物联网”的发展。
部科技司信息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IC卡和RFID技术是解决自动识别和信息采集技术难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家正从战略层面大力推进和发展这项新技术。而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是应用的迫切需求,催生了这部《指导意见》的出台。“*列车编组早已应用RFID技术,现在道路运输行业积极发展甩挂运输,牵引车与挂车之间,挂车与挂车之间,有了RFID技术,将*提升甩挂运输的管理、编组效率;以前集装箱运输的舱单、货单全部是手工填写,应用计算机和RFID技术,集装箱运输实现实时自动识别和全程跟踪。”
除此之外,在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已在高速公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车辆和船舶管理、集装箱运输以及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应用,对于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扩充基础设施的服务效能,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促进智能交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70余个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建立的不同规模的IC卡应用系统,发卡量就达1.4亿张。
行业对这项技术有迫切的应用需求。但是,在应用这项技术时,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做到规范安全发展?如何提高行业应用水平?如何为电子政务、智能交通和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正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部就推动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提出了这一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