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网

登录

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不能单靠渠道压缩

2012-08-14 09:59:21361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农产品生产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纯粹生产行业能够解决的,必须通过流通行业的发展才能解决。农业生产的变革,对农产品流通提出新要求。梳理近几年农产品流通领域,我们对我国农产品的发展趋势做了些分析,并对未来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
  
  随着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化推进,逐步从中间的流通领域向前延伸到农业生产领域,向后延伸到终端零售领域,产业链不断拉长,使农产品流通产业由单纯的农产品运输、集散功能扩展为流通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以及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技术、信息服务,调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流通企业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产品损耗,缩短流通时间,提高农产品质量(新鲜度),获取更多利润。产业链延长将成为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产业标准逐步规范化
  
  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标准化、规范化,农产品在采摘、收获或屠宰、捕捞后基于一定标准进行处理后,形成规范、统一的初级加工品,使之便于运输、储藏,适合商场销售。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超市、连锁店、连锁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大批涌现,遍布城市,成为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品的场所,农产品在其中的销售量也不断增加。
  
  农产品流通产业逐步规范化,并形成一定的标准,使农产品商流与物流得以分开,适应农产品销售的变化,有力的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
  
  (三)产业发展呈现集约化
  
  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年度和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生产单位比较分散,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普遍性,消费量大且连续不可间断,此外一些农产品为鲜活商品,具有易腐性,体积较大,价值偏低,单位容量产品运输费用高。农产品产销及运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拥有雄厚资本和庞大销售网络的大型流通企业竞争优势越发显著,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约化日益显著。
  
  规模大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在经营品牌、利用信息、组织货源、服务客户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运输能力及利用率,降低流通中的运输成本。大型流通企业的形成和不断壮大,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结构也形成了一定冲击,产地竞卖、批发市场、批发商、零售商等传统销售方式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具有加工、储藏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的销售比重逐步增大,农产品流通企业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农产品流通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关乎老百姓生存、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属于公益性的项目,并且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2012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加大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政府投入和保障力度,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储藏能力,改善储藏条件,缓解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矛盾。随着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城市销地农产品流通园区模式的不断探索,一批立足于优势产销区的大型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将形成,多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与产、贮、运、销配套服务体系将逐步建成,如农产品产地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
  
  (五)流通效率不断提高
  
  通过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布局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立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储藏、加工、保鲜成本、运输损耗、流通中介费用居高不下的局面将得以有效改观,流通效率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一些创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交易方式的出现,如农产品电子商务、订单模式的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紧密衔接,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此外,传统模式的改进也在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如政府扶持的将农产品和超市联合的“农超对接”模式,推动超市和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解决农产品产销不衔接的同时还减少了流通环节,减少了农产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六)产业资本结构多元化
  
  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增长,产业链一体化模式逐渐形成,产业投资机会层出不穷。一方面,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导向下,由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横向扩张和纵向整合机会。另一方面,在控制物价过快增长、加强食品安全的形势下,对农业产业链控制、降低流通成本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带来的投资机会。
  
  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投资机会的出现,吸引了各种投资资本的进入,大型战略投资者、VC/PE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等大量涌入,以前单一的国有资本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新的产业资本格局或投融资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农产品流通产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金融体系的完善,除了股权投资,小额信贷、农业担保以及农业保险等金融形式也将加速发展。
  
  农产品流通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生产地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大型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城市居民区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连锁超市以及社区服务便利店等为网络的遍布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我国农产品流通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企等问题,解决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简单的流通渠道压缩,而要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进行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政策扶持、产业引导、流通体系建设、产业链条管理、产业主体培育、市场交易方式创新,才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破茧之路。
  
  (一)统筹规划指导,整体设计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建立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为目标,提高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背景下,实现我国农产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形成我国农产品产、供、销的科学机制与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和提高农产品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产品流通体系设计,必须充分满足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诉求的平等实现,努力创造平等的贸易机会,维护农产品的卖权,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进而达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建立科学的农产品生产、供应与定价体系,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安全保障与农产品自主定价权。
  
  (二)政策补贴扶持,产业规范引导
  
  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与产业引导的力度,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和地方财政预算中的比重,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农产品流通产业资金在国家信贷资金总量中的比重。
  
  其次,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如以服务为目的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予以税费免除,以盈利为目的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享受低税率等优惠的税收政策。
  
  再次,要支持农产品流通方面各类相关标准的组织编制工作,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对农产品流通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培育贸工农、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中介组织。
  
  后,要主导设立农产品流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类似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等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项目,引导社会投资流向农产品流通产业。
  
  (三)加快体系建设,增强链条管理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标准化建设。一要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配套相应的质量检测、认证与监督措施,保证地头收购时农产品附带有完全的生产质量信息。二要制定不同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农产品外观等物理特征进行分级分类,确保物流伊始能够根据细分市场制定分级配送计划,降低无效物流发生的几率。三要制定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储运标准,在包装、标签、温控等方面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无缝对接,减少农产品运输耗损。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拓展流通产业增值空间。加强、培育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农民生产者、中间商或供应商、零售终端,有针对性地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经济组织、中间商和连锁超市组建供应链,通过经验积累、典型示范、应用推广实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培育。
  
  (四)培育产业主体,提高组织化
  
  当前,我国农产品从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的物流链上承载着80%的农副产品物流量,链条的核心是批发市场,并连接农产品经纪人、物流企业、仓储企业及零售终端。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我国现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规范批发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链的快速反应能力,缩短信息流的传输时间,减少物流损耗,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强批发市场的附属配套设施及功能,提高批发市场的仓储配送能力,在仓库占地及建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引导资本以批发市场为依托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规模大、辐射广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
  
  此外,要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经销商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流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和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依靠科技促进产学研结合
  
  依靠现代信息与物流科技技术,进一步打造和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建立多层次、多区域、不同规模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终端的物流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终端消费的流通,让市民得实惠,农民得效益。
  
  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快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应急供应保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追溯等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发创新,并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企业进行集成示范应用与推广。加强农产品流通科技的交流合作,建设化、现代化的具有强大科技支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上一篇:公路取消收费大势所趋 特殊天气也应免费

下一篇:中国制造业泡沫论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