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与设备短缺是困扰我国民资企业冷链市场的大障碍
- 2013-04-07 10:13:28597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2012年,我国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打破民间投资进入物流业的政策“玻璃门”,为民营物流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冷链物流方面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植,按理说政策的刺激、丰厚的利润会让民资企业蜂拥而入,但据本中心笔者了解,民资企业对冷链物流也一样是仅仅观望着。
冷链物流领域为何民资企业寡?在民资企业看来,虽然有政策支持,但冷链物流这块蛋糕依旧不好啃,困难重重。即使是介入到冷链行业中的民资企业,也大多只停留在冷链物流配送环节,以市内和短途配送为主。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4-5万辆,且大部分为改装的海运厢,且冷冻机的质量也达不到要求;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现在国内大部分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铁路冷链物流方面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7000辆左右,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
而一些进入冷链物流的民资企业,也处于市场的边缘。许多大型生产厂商如肯德基、麦当劳把自有高配置车辆作为衡量代理商的首要标准,这要求很强的资金支持,如承接麦当劳长途运输业务的北京三星物流公司就是一家拥有日资背景的国有企业。但目前做冷链物流的民资企业多属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甚至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极少,没有抵押和担保,很难在银行贷款,而其他获得资金的渠道成本很高。所以在设备陈旧的情况下,很难筹集更多的资金扩大发展,致使民资企业无法与大企业合作,严重制约了其后续发展。“缺乏资金,无法更新设备,所以在与国企以及外资冷链企业的竞争中,民资企业无论是在冷链装备的技术含量上,或是冷链运输方案的全面性上,都落后很多。”业内的一人士曾对笔者抱怨,“资金短缺是困扰民资企业在冷链市场进一步大的障碍,而且已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
与当前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形成鲜明对比,我国每年的流通腐损达到上千亿元。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而在冷链发达国家,美国70%的蔬菜都要经过冷处理才上市,中国不到5%。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冷链物流费用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70%,远远高于50%的标准。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