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物流中心管理与技术升级
时间:2017-07-13 阅读:786
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2016年12月,*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提升药品行业集中度和药品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该规划特别指出:我国医药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尚未广泛采用,流通成本较高;中药材现代流通仓储设施缺乏,流通方式落后;药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和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药品流通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不少医药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管理与技术升级的方式打造相应的物流服务能力,带动了医药物流行业新业务模式、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其中,物流中心作为医药物流服务的关键节点,其能力建设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挑战。
针对上述趋势,本次专题邀请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医药流通企业、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相关的物流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当前医药物流中心管理与技术升级的需求点、难点、实现途径、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更多企业带来启示和借鉴。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方向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商业分会秘书长 张凌辉
2016年12月,*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基本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网络布局优化、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较高、安全便利、群众受益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该规划的具体目标是,培育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全国、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
而目前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现情况却与上述目标相距甚远,同时随着“两票制”推行,药品流通企业亟待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需要补足物流短板,大力建设符合新版GSP认证要求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因此今后几年,我国医药物流中心建设需求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医药物流中心呈现分化态势
2015~2016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据全国药品三方物流联盟的预测,2016年我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预计在18300亿元,比2015年约增长10%;2016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约为3500亿元。目前,我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下辖门店204895家,零售单体药店243162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48057家。全国药品三方物流联盟以*药品流通行业药品批发直报企业为口径进行预测,2016年我国药品销售直报企业商品配送总额约为12500亿元,其中承接第三方业务配送额约占18%;直报企业共拥有符合新版GSP标准的药品物流中心约为970座,仓库面积超过950万平方米。这970座大型医药物流中心是我国管理水平较高、软硬件技术较为*的医药物流中心。而其他大大小小一万多家药企实际在用的药品仓库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依靠纸单拣货的阶段,作业方式粗放。
依据*于2016年初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审批的精神,我国医药公司或物流服务企业如果具有通过GSP认证的药品仓库和相关资质的人员、设备、运输车辆和温湿度监控手段,在作业流程符合GSP及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是可以自主向各类医药大健康企业提供三方物流服务的;但是目前*的症结就在于能够取得药品GSP资质的现代化的医药三方物流库房太少。
政策的不同,导致我国医药物流中心的管理与建设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我国现有的针对医药物流的管理政策,是将医药物流仓储基本分为普通GSP库房和现代医药物流库房两类。普通GSP库房只要满足药品质量与物流管理的zui低要求即可,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基本还处于人工作业、纸单管理的阶段,库内并无强制要求必须使用一些*的管理软硬件设备,仓库硬件只要达到温控要求即可。而各省针对现代医药物流库房的政策不一,但是基本都要求如下条件:具有实际有效利用面积不低于15000平方米的符合新版GSP的温控药品仓库、具有*空调系统、不低于5个巷道的自动化立体库、具有有效利用高度不低于8米的高位货架、至少2台电动叉车、不低于20台配送车辆、不少于20把RF手持终端、不少于300个电子标签、具有穿越仓库多个功能区的自动分拣传输系统、具有温湿度监控系统、TLOG-WMS仓储管理系统等(各省标准有所差异,此处仅为示例数据)。这就意味着投资普通库房仅需一两百万人民币,而投资现代物流医药库房的成本zui低也需要数千万人民币,两者的差异很大。
市场格局决定医药物流建设与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经济总量中,超过60%是以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为主要销售对象的纯销业务,剩下的40%又分为商业药企之间的分销调拨和零售药店的终端销售。其中,针对公立医疗机构这部分业务正是受到国家医改重点关注的业务,受到我国医药流通“两票制”制度的影响zui大。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经销商处开一次收据,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收据,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两票制的实施和推广,要求我国药品物流体系在压缩层级的同时,必须能够实现广覆盖和深覆盖,这就意味着可以为社会各类药企服务的具有药品三方物流服务能力的大型、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将成为我国未来药品流通经济中的主流角色。
上述趋势,意味着我国各地规模药品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药企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只能成为以当地县级及以下城乡市场配送服务为主的小型城乡终端经营类药企。全国药品三方物流联盟调研后认为,根据省情不同,每个省需要具有社会三方物流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大型药品物流中心不能低于15~25家。因此在“十三五”期间,现代物流药企的总数量可能会有较大程度增长。
根据国内的医药物流自动化集成机构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调研,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必须具有合规的硬件如库房设施,可以为各类企业提供代储、代运服务;具有现代化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作业设备如分拣系统,可以为多家企业精细化的货品管理与快速出入库作业服务;具有专业的物流团队,可以为客户开发物流金融、品种共享等配套服务。
因此,在满足上述功能和建设标准的前提下,企业如要建设合规的药品现代物流中心,必须获取不低于60亩的土地,同时要建设物流库房之外的办公楼、宿舍等配套建筑。如果按照现有的药品三方物流zui低标准进行建设,一座现代化医药物流库房内的各项软硬件设备和*空调、消防设施等配套设备的硬件投入资金约为2500万人民币(不包含土地购置成本)。这就意味着我国还将有大量的中小药企和医药零售门店的物流中心,既无法满足两票制的要求,也无法为业内同行提供盈利性服务,更无力建设和升级其现有的物流库房,此类企业将面临“关、停、并、转、退”的局面。
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和“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强制推行,*取消了从事药品三方物流业务的审批事项。这就意味着我国医药三方物流的建设与管理将走向社会化;形势将倒逼我国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的管理水平与信息化水平飞速提高。
*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指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性国家标准、*性行业标准、*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针对我国缺乏全国层面的药品三方物流建设与运营标准的现状,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商业分会牵头,与业内众多医药企业一起研究、起草了团体标准《药品三方物流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并拟在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近6000家会员单位中实行。
该团体标准规定了具有药品三方物流服务能力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面积、配套使用的主要物流设备、运输车辆、信息系统等。作为业内首部医药物流领域的团体标准,将对正式的政策制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将对企业的物流建设与运营起到帮助。
同时,全国药品三方物流联盟秘书处调研发现,在面积超过5000平米的医药库房内,WMS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RF手持终端等设备的使用已经普遍化,仓库管理呈现明显的无纸化、信息化趋势;在面积超过20000平米的医药库房内,自动化立体库、穿梭车、高速分拣机、瀑布式分拣装置、AGV(自动导引车)等自动化物流设备也开始在医药库房内使用。预计我国医药物流中心管理与使用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将重点表现在“多货主”WMS系统、语音与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箱式自动化立体库、高速分拣机、AGV以及货到人拣选技术。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医药物流中心开始应用上述技术。
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前景看好
根据全国药品三方物流联盟的调研和统计,目前我国取得了省级药监部门批文的药品三方物流企业还未超过160家,占我国医药商业企业数量的比例不到2%,而且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而取得药品三方物流资质的企业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药品批发销售为主营业务,国家也尚未将药品三方物流收入纳入统计,这就导致无法取得现有药品三方物流业务的确切*。
需要看到的是,仅仅依靠这一数量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是无法实现我国药品流通网络全覆盖的,更谈不上保障城乡百姓的用药安全和用药需求的。据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年调研和预测,我国需要的具备现代物流中心的药企数量至少在1700家左右,目前缺口巨大,亟待加快发展。
*发布的《规划》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合理规划行业布局、健全药品流通网络,提升流通管理水平、打造现代医药供应商”、“构建遍及城乡的流通网络”、“发展现代绿色医药物流”等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结合我国各区域自然条件不一、发展水平不一的现状,笔者认为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还需要分类发展,如一类现代物流药企还是应以自身的药品销售为主营业务,以异地工业药企的代储、待运为辅助业务,面向物流中心所在地200公里配送半径范围内的城乡医药客户进行配送服务。这类企业在当地往往具有深耕细作的物流配送网络,对当地医疗机构、药店、个人诊所等进行了深覆盖;其物流中心重点需要解决大拆零、多批次小批量的作业问题。
在我国经济和运输条件较好的东部、华北等地区,这样的企业可以实现对当地自身所在的医药流通细分市场的赢者通吃态势。但是在我国广大中西部以及多山地区,必须存在大量的中小药企作为其物流网络的补充,才能达到文件要求的“健全城乡药品流通网络”的效果。
还有一类更加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现代物流医药企业,自身的药品经营规模不大,但是主要为异地工业药企和当地中小商业企业提供各类代储、待运、代收资金、仓单质押、订单保理等专业的三方物流服务。此类企业,可以实现药品流通供应链中货物所有权与物流服务权的分离,是我国药品流通“两票制”政策得以成功的重要一环。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发现,昆明鑫源堂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就是这种类型企业的代表,该公司已经为超过100家的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各类专业的三方物流服务。
这种企业的核心之处在于,为各类工业药企和当地中小商业药企建立了一个合规的物流服务平台,解决客户发展中的后顾之忧并成就自身的经济效益。在这个物流平台基础上,可以衍生出物流金融、BTC品种资源共享等多种盈利服务,目前是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商业分会大力倡导的药品三方物流试点案例。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