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发展步入快车道 政策频出见喜忧
- 2014-03-18 10:50:212525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政策利好图发展
2013年是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之年。这一年,有关物流园区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纷纷出台。
2013年3月,国家*印发《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货运枢纽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的空间布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运营;4月,国家*、*等5部门联合发文,推广“公路港”物流经验;5月,*印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提出,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6月,*出台《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物流节点设施建设,制订和完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实施和评估;9月,*公布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正文,为上海及周边地区仓储物流业发展带来利好。
尤其是2013年9月底,国家*会同12部门联合下发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物流园区分布城市,提出了物流园区选址要求,同时制定出8大发展任务和8项保障措施。
针对《规划》的出台,我在时间联系并专访到参与《规划》研究工作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主任贺登才,于10月22日发表了以《物流园区发展的新期待》为题的专访报道。在同期的物流园区专刊上,我又对《规划》进行全方面解读,以《让物流园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为题发表报道。此外,物流园区专刊还邀请到业内专家对《规划》给物流园区发展带来的利好发表观点。
我认为,《规划》为国内物流园区发展制定出了统筹全局的顶层设计,为我国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添加了强劲动力,体现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视,更体现出了物流园区在打造中国物流业“升级版”中的重要地位。《规划》出台之前,全国各地建设物流园区呈现出无序化的状态,导致了园区空置、同质、圈地等问题的出现。此次《规划》提出了99个布局城市,也就基本确定了全国物流园区分布格局,为我国物流园区以网络化形态健康发展制定出了基本蓝图。
虽然《规划》出台意义重大,但笔者也看到,行业内人士对《规划》较为宏观的内容能否落地、如何落地持谨慎关注态度,所以《规划》落实还需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科学规划、持续推动、保障落实。
良莠不齐待升级
物流园区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一方面说明我国物流园区转型升级迅速,需要政策规划物流园区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物流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尚存问题,需要用政策加以规范。政策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一直以来,以“物流园区”之名,行“圈占土地”之实的行为普遍存在于我国物流园区行业之中,并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0月11日,《物流园区为啥建成了豪华别墅群?》报道指出,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广东河源紫金县以发展“商贸物流中心”名义建造豪华别墅群。该现象是典型的“建而他用”,即物流园区主体迟迟不建,先把房地产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起来。除此之外,我国物流园区还存在“占而不建”坐等土地升值,“建而无用”园区空置等诸多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管控不严,甚至“同流合污”;二是开发商目的不纯,“利益熏心”;三是物流土地供给价格过高,政府“逼良为娼”,企业“快钱为先”;四是园区前期调研与规划不力,导致后期招商运营困难,只得“另寻他路”。笔者认为,要想遏制住圈地行为,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约束,并以严厉的手段进行打击。
我国物流园区还存在规划定位缺失、功能服务不周、运营管理不利、装备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我在8月16日采写的《定位与规划决定命运》报道中提出,缺乏正确定位和科学规划的物流园区,其前行路上必定困难重重,指出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前期缺乏合理规划定位,将导致招商难、运营难,并且提出要从把握物流需求、配合产业发展和适用装备技术三方面对物流园区规划定位。
事实上,规划是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但往往一些地方上建设物流园区不能做到科学规划。在本报物流园区专刊上,我于8月30日、11月29日和12月24日分别采写了《物流园区招商的“难”与“易”》《物流园区多了还是少了?》和《物流园区建设: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报道,物流园区“招商难”、“多了少了”还是“大了小了”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需求做规划,盲目规划只能自食其果。
尽管问题尚存,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总体趋于理性,在2013年的中国物流园区年会上,笔者听到更多的是园区企业对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呼声。
从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上看,很多地方市都提出了自己的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还有一些城市调整了物流园区规划,将小、弱、散的物流园区重新规划发展;从完善功能和提升服务上看,已建和新建物流园区注重创新运营机制,创新技术装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尤其重视信息化在物流园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