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物流企业税负显著上升
- 2013-10-29 09:25:012695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一家小物流被逼得来回搬家,是谁使它陷入困境?全国700多万家物流企业共同走过野蛮生长,谁才能终壮大并且活下去?
位于北京南六环马驹桥的一处小型物流园区里的一家物流公司,总经理闫杰13年前办起了这家公司。2000年,闫杰在北京南四环外的新发地干了四年,经营蒸蒸日上之际,这里要改造成效益更高的批发市场,他只好搬到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京良路。2009年,闫杰又从五环边的京良路搬到了现在的马驹桥,但这里也马上要搬迁。
闫杰(总经理):每次搬家费用,搬库、设备之类的,就得花个小20万左右。第三次搬家搬完之后,现在刚刚在这有两三年左右,又不行了,马上我们这个办公区要盖成一个快捷酒店,所以我们又得在这个跟前,就近再找一个地方。
朱德昌是闫杰物流公司的一名司机,专门负责将市内客户发往河南专线的货物集中到公司所在地。
朱德昌(司机):空驶,空车跑的来回比较严重,就是这个你别管有多少货,货很少你也得去跑一趟,有时候跑好远,有时候跑几十公里,也提不到一点货来。
虽然没有统计,但北京像他们这样的物流公司,至于以万为单位来计算。除了办公场地不固定,频繁搬迁外,物流企业经营成本逐年上升,而运价始终处在很低的水平。我国现有物流企业700多万家,拥有运输车辆1600多万辆,平均到每家企业才拥有2台车。闫杰说,这一行入门门槛极低,有的只需要安一部电话就可以开张,转包、挂靠现象比比皆是,有效的竞争手段就是价格,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马宇:物流成本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上升
我个人感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流成本还降不下来,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因为目前看构成物流成本主要的这些要素,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
不管是现在我们说的物流企业,或者说包括一些大的物流园区,遇到的主要问题我感觉主要还不是土地问题,而是什么?是现在我们的整体的物流资源的利用问题。比如说在硬件方面,就是我们所有的有关的交通设施,你是不是能够充分利用起来,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物流信息资源平台有没有建立起来,要不在很多时候,你的物流效率就是提高不上去。
张鸿:物流企业的税负在这两年是显著上升的
我在可预期的时间之内,恐怕也很难看到它主要成本的下降。比如说开一个物流企业,不管它大小,它大概构成的成本就这几个,车辆、燃油、路桥费,加上过路过桥费的罚款,然后人工成本,再加上房租等等,你看房租前三季度是上涨了4%左右,人工成本上涨了8%到9%,我们可以预期这个成本还是要上涨的。至于过路过桥费,恐怕也没有什么下跌的可能,只有车辆的价格有可能会下降,但是一个物流企业,他多长时间能买一个车?
物流园区其实总量不少,但是坦率的说真的不多。很多其实它是一个园区,它弄了一块地,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土地的问题?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看上了那块土地,那什么概念能让它既成本低,然后又能占有这个土地?物流园区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也很热门,然后这些物流企业其实很多都是小而散,那它们没有那么大的资金进入到这样的一个园区里,也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永远在市区租房子,因为它的成本太高了。另外,还有一个成本在这两年特别突显,就是税是上升的。
马宇:物流业发展面临部门信息封锁问题
现代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一个物理空间的问题,并且从发展趋势来说,主要不在于你有多少个货场,我有多少仓库,这种物理形态的空间,而在于什么?是在于你整个的信息网络系统,实际上是个虚拟空间。比如说,我们在这个供应链里面,对具体一个企业来说,它基本上要求什么?尽量零库存,降低库存,就是占用这个物理空间越少,点对点之间的流通速度越快,你的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因为供需双方的信息要是能对应得上,包括物流企业之间的,就是要是跟供需双方有很、便捷的联系。包括汽车空驶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说没有货物需要运输,这实际上是信息问题,我的车在路上空驶,但是很可能会有货物在等着从A地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这就需要一个平台,这就是个信息对接的问题。
这里边实际上就是一种部门分割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的海陆空运输,海陆空是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在管理,并且这之间的壁垒都是很高的,那么衔接就有问题,在物流信息里面也有这个问题。比如说,现在是一个公路运输对铁路运输,但是我从公路运输到了到了一个铁路站,我要去转乘铁路运输的话,那么车皮很难拿,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要是拿不到车皮,那我可能就在这个地方就要停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这个实际上就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那么,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就是部门信息封锁问题。我们不是说没有信息,不管是这个运输部门,还是行业部门,甚至有一些行业协会,政府采购了很多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没有打通。
张鸿:促进物流发展 应超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意识
我们过去说物流,可能一般理解成比较低端的,好象该是三轮车加棉袄,然后就是送货,但其实它里面有很多创新型、的,尤其利用现代科技的一些新的东西。这个时候,我想起昨天刚刚取消的企业注册资金的门槛,总理也说了,中小企业其实是个生产力发展的方。其实这个事可能就是几个大学生鼓捣鼓捣,在一个城市里可能就能完成,你在那个地方到了他这取货,然后我能安排你一个信息,你在这能接到什么货,然后到其他地方,而现在这种创新不够。
不光是部门利益,还有地区之间的利益。就是你这个地方有一个物流园区,我这个地方有一个物流园区,我的物流园区其实是为我的周边服务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你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可能咱俩就隔壁市,建了两个大的物流园区,其实这没有必要。2011年的时候,我们在促进物流发展的措施意见里,其中专门有一条就提到了,推动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大家也要共享,然后信息平台的共享共用。比如。一个大学生,他可能连共享的那些基本的交通数据都没有,他就是拿到了,可能也只能拿到当地的,那何不把这些所有的信息全都共享了,然后让有资质的公司,或者说有本事的公司,他们如果能够从这里面找到各种断点把它连接起来,那市场就把它完善了。
张鸿:政府要有所不为 各种审批年检该取消的应取消
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是必然的,但是政府也有一些要做的,包括有一些不要做的。在美国,首先政府要立法,要通过很多法律,让这个市场更加的有规范。比如说它在70年代有航空归置缓和法,让很多大企业开始有了自己的物流航空公司,联邦快递为什么那么快,是因为有自己的物流的航空公司。这在中国,你可能现在还很难想象。紧接着它又通过了汽车运输法,铁道法,包括海运的这些法,这就有了更加规范的自由的竞争环境。
在日本,政府搭了很多基础设施,比如说交通设施,高速的信息公路,信息公路也是政府的一个规划里面来建的,在物流网的建设方面,这也是政府要做的。那么政府不要做的是什么?就是企业的审批,年检,就是在2011年运输业的措施里面就专门的提到,说要进一步规范交通、公安、环保、质检、消防等等这些的审批,你看到没有?一个物流企业归这么多相关部门管,每一个如果都稍微有一点点自己的权利,那对于一个小的物流企业,对它来说,可是太难了。政府要有所为,要有所不为。此外,政府应该支持在中间有创新的企业,提供一些基础的信息。
马宇:政府的审批加大了对市场准入的限制 降低了市场的竞争
首先要注意基本的一个问题,政府管的是竞争秩序,应该放开市场准入。现在物流市场既然有这么多家企业,并且很小,但实际上另外一点,政府现在对很多运输企业,物流企业的审批还非常严格。我就调研的时候曾经遇到过,有一个企业是做柑橘种植的,这是属于我们鼓励的一个项目,因为是农业投资,但是他想把自己生产的橙子,比如说从广西运到北京来销售,他需要冷藏车来保鲜运输,但是配10辆以上的冷藏车,这就从农业种植企业变成了一个运输企业,还要专门再到政府部门去做审批。那么这种政府的审批,这种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就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并且是降低了市场的竞争。
现在政府应该什么?要把物流市场充分的开放,这样充分的开放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企业来从事这个活动。现在我们为什么对企业的注册大大降低了门槛,降低这个市场准入的成本,那就可以让这个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这样慢慢地优胜劣汰,会导致一些新的,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出来。基本的就是要放开市场准入,比如说你是个制造企业就只能做生产,我要做物流,就必须到什么部门去审批,我觉得这块不是政府该管的,政府应该放开这个市场。
首先要让效率提高,这单靠市场是做不到的,行业协会总是有偏颇,不可能有全面的这种信息收集。那也就是说,政府是的,并且它有多的资源,但这个资源并没有向社会公开,甚至有些部门可能会把这个信息变成自己的部门财富,那么政府采集信息一定要公开;另外,政府还要建立一些信息共享的平台,因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属于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是作为服务型政府应该做的一个事情,你应该建立一些信息公共平台,不是商业化的,而就是为这个行业,为整个供需双方来服务的。
车晓蕙: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的税收负担约高于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重生产,轻流通*存在,流通高速路承重拉车,流通如同高速公路,制造如同高速路上跑的车,公路坑坑洼洼,断头路不绝,再好的车也跑不快;目前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情况就是这样的。首先在预算方面,政府对流通领域的资金投入相对农业和工业明显不足,在税负方面,一些学者的测算发现,我国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税收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左右;在用地上,商业用地的价格大大高于工业用地,商业始终承担着高昂的地产成本;在GDP考核的影响下,许多城市把大片的用地开发科学城,工业区,却不愿意拿出足够的用地建设物流园区和专业的批发市场;而在用电方面,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在推行……